“漳州要实现发展新跨越,希望在港口,潜力在港口,"/>
马扎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马扎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港口经济成为漳州腾飞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0-06-30 18:34:00 阅读: 来源:马扎厂家

600)this.style.width='600px';" border="0" />

“漳州要实现发展新跨越,希望在港口,潜力在港口,优势在港口。”2006年10月,市第九次党代会作出了依港立市的决策,吹响了漳州进军港口的号角。2007年5月,市委九届三次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实施依港立市战略的若干意见》,作出了关于实施依港立市战略的决议,再次奏响漳州发挥港口优势、推进经济跨越的强音。

五年来,漳州深入实施依港立市战略,坚持临港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有机结合,凸显港口龙头作用,建设大港口,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推动港口经济加快发展,使港口经济成为带动漳州腾飞的重要增长板块。

建设大港口促进大开放

港口经济是开放的经济。随着依港立市战略的深入实施,漳州大力推进“大港口、大通道、大物流”建设,努力构筑起以港口为中心,以公路、铁路为枢纽,以运输物流为支撑,四通八达、方便快捷、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漳州融入海西、扩大开放、加快发展的综合优势、后发优势越来越明显。

大港口建设稳步推进。在实施依港立市战略中,漳州市逐步加大港口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启动七个港区的开发建设,各港区码头、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至目前,已建成生产性泊位54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10个,15万吨级泊位2个;在建的万吨级码头有12个,漳州开发区四区和古雷两个30万吨级码头群的建设,将使漳州成为福建省第四个迈入千万吨级港口的地级市,将进一步突显漳州交通枢纽地位。其中,漳州开发区30万吨级大型泊位码头,辐射半径可达2000公里,建成后将吸引全省各地、潮汕地区、赣南地区乃至珠三角以及我国中部地区更多的散货,从漳州装载上船,运往世界各地,使漳州成为东南部沿海的物流中心。

大通道格局日渐形成。“十一五”特别是2010年,是漳州基础设施建设历史最集中阶段,交通建设成就尤其辉煌。在稳步推进大码头建设的同时,漳州加快基础设施和疏港网络建设。“一桥”即厦漳跨海大桥、“一道”即沿海大通道、“三铁”即龙厦、厦深铁路漳州段、港尾疏港铁路干线三条高速铁路,“六路”即厦漳高速扩建、招银疏港高速、厦成高速漳州段、福广高速天宝至诏安段、漳州南联络线和东山联络线六条高速公路正加快推进。其中,沿海大通道总长200多公里,沿途经全市五个沿海县(市),连接七个港区,不仅是我市各主要港区的重要快速疏港通道,也是我省滨海大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成后,将有利于加强我市与全省及广东等地的经济联系。“十一五”期间,漳州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263.06亿元,是“十五”期间的2.1倍,年均增长56.3%,占全市累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额的47.7%,为港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交通依托。

港口码头和与之相配套的铁路、公路、桥梁不断完善,有效推进了我市开放格局从局部、区域性向面向全国、全世界转变。目前,我市已和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已开通集装箱和散杂货班轮航线20多条,内贸航线已辐射到上海、天津、营口、青岛、海口、宁波等国内主要港口,并开通了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条国际航线。港口货物吞吐量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4500万吨,比2006年的2241万吨增加了一倍多,招银港区已建成福建最大的粮食、木材进出口港。港口已成为我市集聚生产要素、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参与国际、区域的分工与协作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

实施依港立市战略以来,漳州市通过舞动港口龙头,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把临港工业作为做大做强港口经济、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突破口,重点加大临港项目引办力度,加速临港产业发展。

一批“大进大出”的临港项目相继落地。在全省十大新增长区域之一的古雷,台湾石化产业园建设气势如虹。已开工建设的总投资188亿的PX、PTA两个启动项目,今年底将基本建成,明年第一季度将试投产。这是漳州目前正加紧建设的三个投资上百亿元的临港工业项目之一,另两个是总投资18亿美元的福欣特钢项目和总投资140亿元的旗滨玻璃项目。全省最大的不锈钢项目福欣不锈钢,首期建成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工程全部达产后产值可达1000亿元,约相当于2007年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生产的1.25毫米不锈钢薄板,可填补国内同行业空白,将进一步增强我国不锈钢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东山旗滨玻璃项目正以“平均每8个月上一条生产线”的“旗滨速度”全速推进,第四条生产线今年5月点火试投产,预计到2013年将建成8条生产线,年产值可达280亿元以上,年纳税30亿元以上,成为全国乃至亚洲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品质最高的高档玻璃生产基地。

近年来,漳州已建成投产的临港工业项目有旗滨玻璃首期、后石电厂7号机组、金龙客车、湘电风机、台湾玻璃、凯景钢铁二期等。去年以来,漳州又新引进签约了正新轮胎、辉煌光纤、首钢冷轧、联盛纸业等工业大项目,总投资超过300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为我市构建现代临港工业体系提供有力的产业支撑。

在临港项目带动下,漳州产业集聚日益明显,综合竞争力不断提高。漳浦县积极培育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船舶制造产业,正逐渐形成以赤湖镇将军澳游艇制造专业园区和漳州一帆重工有限公司船舶分段项目等为龙头企业的船舶工业走廊。云霄县倾全县之力建设“光电产业园区”,打造“中国电光源之都”,其中总投资15亿元的汉晶光电项目,是全国首个落户县级城市的MOCVD项目、全省首家LED4英寸蓝光芯片生产企业,将成为云霄光电产业核心企业,全部达产后产值可达60亿元以上。诏安县以润科为龙头,培育出海洋生物高科技产业园,已成为国家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和福建“十二五”唯一的海洋生物医药基地。漳州开发区形成了以诺尔、豪氏威马为代表的交通机械制造业产业集群、以首钢—凯西为代表的特殊钢制品产业集群和以中纺集团福建粮油、马来西亚棕榈油为代表的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集群。目前,三大产业集群已具备300亿元以上的工业产能。

临港工业的提速发展,推动漳州工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发展向更高阶段迈进。2010年我市食品、装备制造、特殊钢铁和石化“四大”主导产业累计实现产值1240亿元,占规模工业的比重达63.8%,比增40.3%;食品、装备制造、特殊钢铁和石化工业产值分别比2005年增长3.1、1.9、3.1和2.8倍,年均增长分别达25.2%、14.2%、25.4%和22.9%。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与新医药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得到了发展。随着电力能源、石油化工、特殊钢铁、汽车、船舶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漳州重工业主导作用日趋明显。2010年,漳州规模工业中重工业实现产值898.18亿元,轻工业累计实现产值1047.33亿元,轻、重工业产值比从2005年的55.1:44.9变为53.8:46.2,轻重工业比重更趋合理,产业整体实力得到提升。

⊙本网记者 黄妍婷

TypeScript 迭代器(Iterator)丨慕课网教程

29 条件判断函数丨慕课网教程

13 Python 数据类型详细篇:字典丨慕课网教程

适合用帧动画的场景丨慕课网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