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扎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马扎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在博弈中互融

发布时间:2021-11-02 15:12:45 阅读: 来源:马扎厂家

新华社1月25日供本报专电 “小时候过年是鞭炮和新衣,后来看春晚大戏和本山忽悠,现在是"网络化"春节。”对于许多伴随网络成长的“90后”来说,虽然年夜饭、包饺子、放鞭炮等传统“元素”都没有改变,但是网络文化的确越来越深地影响到他们的春节。

“没有网络的春节会让大家不知所措”

“春节许多同学们利用网络交流互动”,成都的一名高中生楚雄说,春节前冰箱冰堵了怎么办,同学们就在新浪、腾讯、泡泡微博和各种社交网站上,发拜年段子和电子贺年卡。还有的同学利用春节假期难得的休闲时间,三、五成群约好在网上搏杀一把“三国”或者DNF等网络游戏,完成各自的“春节任务”。

南京一所外国语中学的学生周昶说,我感觉现在的春节就像是传统文化与网络文化在博弈。比如说春节期间的大戏春节晚会,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中央台和很多地方台都办,也是很多人春节必看的节目。但是对于我们"90后"来说,有很多同学不是特别看重,我们更喜欢看网络上的春节节目,比如说春节动漫作品、互动式“网上春晚”等。

再比如说,传统春节是家人团聚的日子,但是网络改变了年轻人的过节方式,“一半时间在网上,一半时间在网下。一半时间陪家人,一半时间和同学玩”。

“没有网络的春节会让大家不知所措,因为我们寒假的学习和生活几乎都围绕着网络展开。”周昶说,10几天前放寒假后,一些同学就开始把各自的行踪发布在班级的网络“空间”上。有的春节去旅游的,传上了不少照片;有的在大年夜包饺子,还在视频聊天上留下了包饺子的过程;还有一些同学看春晚,几个人一起在线评论。甚至老师在放假期间房屋防水补漏有哪些建议,也在网络上班级的“群”里布置作业。

网络“社区”衍生春节假期“新组合”

对于参加工作不久的“90后”林汀来说,网络成为春节假期满足业余爱好的好工具。“今年春节我没有"宅"在家里,而是参加网络上的各种社区活动,认识了一些有共同兴趣的朋友。”

“平时上班忙于工作,春节假日可以在自己的城市里找到很多讲座、生活聚会的活动信息,喜欢音乐的人可以参加各种音乐会和音乐节,拥有各种不同爱好的人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找到适合自己的娱乐方式。这既是娱乐,也是一种"充电"。”林汀说,这类网上社区已经有许多专业的活动主办方,每个城市几乎都有成百上千个“活动小组”,由相同的兴趣爱好、丰富的兴趣活动把大家联系在一起。“85后”、“90后”常常是小组中的活跃分子。

记者在豆瓣同城页面上发现,春节期间发布的同城活动分为音乐演出、展览、讲座沙龙、戏剧曲艺以及公益活动等多种类别,而几乎每个活动都有网友标注“感兴趣”或准备“参加”。

春节假期,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的最近一周活动都在100个以上,最热门的活动吸引了上千网友关注;而假期间的不少创意文化类的小活动,比如上海的“英语角神秘之旅”、南京的“微笑时光行”摄影展吸引了不少网友追捧,动辄都上百人参与。

传统与现代在博弈中互融

林汀告诉记者,各种各样的网络社区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丰富的平台,也为“90后”提供了新的交友方式。“70后”、“80后”过春节可能主要是与家人一起活动,“90后”喜欢与同学朋友花更多的时间交流。

“网络还在改变"90后"的生活方式,通过日志、相册、微博、空间等多种形式,同学们随时将自己正在做的或者遇到的有趣的事情告诉大家,分享的更多,联系更紧密!”楚雄说,多媒体手机等极大地方便了交流,随时随地都可以。

楚雄告诉记者,网络文化的确在通过改变“90后”而影响到传统文化。比如说,键盘的广泛使用在逐步替代用手写字,英文使用的越来越普及也开始“挤占”汉语的空间。“但是从过春节这件事来看,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是在博弈中融通,毕竟网络只是工具和载体,而传统文化是网络展示的内容和灵魂。”

( HN666)